banner
Zhemin

Zhemin

Learner & Fundamental Investor. Long live volatility. Critical rationalism.
twitter

自由職業怎麼繳養老金?

主要問題#


  1. 大陸養老金制度如何繳費、計算?
  2. 為什麼體制內退休金這麼高?
  3. 應該如何交養老金?

大陸養老金制度如何繳費、計算?#


養老金的三支柱#

  1. 公共養老金:政府主導。比如城鎮職工、城鄉居民養老金。
  2. 職業養老金:單位發起,商業機構運作。比如企業年金、職業年金;
  3. 個人養老金:個人購買和儲蓄,商業機構提供。比如個稅遞延保險、非稅惠型養老金;

image養老體系三大支柱

由於中國大陸是以公共養老金為主導,所以主要探討這部分養老金的計算。以大陸目前的情況,第二支柱的職業 / 企業養老金主要是體制內公務員、事業編制、國企職工,以及部分大型民營或外企職工才享有。而第三支柱僅占 1.2%。

公共養老金的繳費#

在職期間養老金繳費分為兩個部分,即個人和企業繳費,這兩部分是有重要區別的。注意下面列出的數值是案例,不同地區繳費比例差異較大,另外靈活就業人員也不適合參考。

  • 個人繳費:工資的 8%,這部分歸屬到個人賬戶。

這個可以簡化理解成個人的儲蓄賬戶,無論個人遷移到哪裡居住,該賬戶裡資金都不會改變。當然政策不比智能合約,就算是歸屬在個人賬戶裡的資金,難保被另作他用。

  • 企業繳費:不超過工資的 20%,這部分歸屬統籌賬戶。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省級統籌,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和繳費職工對退休人員撫養比不一樣,各地繳費比例相差比較大。例如,2012 年社保釋義裡有這樣一段話:深圳就業人口多,退休人員少,用人單位的繳費比例為職工繳費工資總額的 10%;遼寧由於是老工業基地,退休人員比較多,又做實個人賬戶,用人單位繳費比例超過 20%。到 2023 年,深圳單位繳納比例提升到了 14%,而遼寧單位繳費比例下降到了 16%。這數值的一升一降之間發生了什麼?又是值得探究的問題。比如 2019 年遼寧省調低單位繳費比例的理由主要是減輕了企業繳納社保的負擔,為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並且可以讓更多原來不繳社保的單位參與繳納。那麼遼寧省支付的養老退休金降低了嗎?如果沒有降低的話這部分錢從哪裡來?這裡不深入討論了。

公共養老金的計算#

有了繳費後才能收取養老金,我們能拿到的合計退休養老金 = 個人賬戶退休金 + 統籌賬戶退休金

個人賬戶退休金=個人賬戶餘額÷計發月數個人賬戶退休金 = 個人賬戶餘額 \div 計發月數

這裡的計發月數可以直接參考百度百科裡的計發月數表

統籌賬戶退休金=退休時所在地的月平均工資(1+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統籌賬戶退休金 = \frac{退休時所在地的月平均工資(1+平均繳費指數)}{2} \times 繳費年限 \times 1\%

對上述兩個公式的理解最好配合案例實操計算,建議看看李永樂老師的視頻。另外喪葬費和撫恤金也和上述社保繳費有關,每個城市不一樣,不深入討論,簡單概括是如果掛了從絕對值上大概率不會虧本,對於領取的親屬甚至是無本萬利的生意(誤)。不過人都不在了還考慮虧不虧本呢?

怎麼理解統籌賬戶和現收現付制度?#

企業繳費部分劃入統籌賬戶,由所在地政府管理。現收現付指的是目前老年人收到的退休金中統籌賬戶的那部分,是由目前在職員工的企業繳納部分支付。簡單地說,公司現在幫你交的社保支付給了當地老人養老,等你老了也要靠未來當地企業給員工交的社保養老。

再看看上面統籌賬戶部分計算公式,這裡的核心影響因素是退休時所在地的月平均工資,退休所在地的平均工資越高,拿到的退休金也就越多。如果你畢業後來到收入高的大城市工作,每月在當地繳納社保,但老了戶口遷回小城市,那在現收現付制度下的這部分社保繳納可以說是血虧。北上廣深快樂的廣場舞大媽們,應該感謝你替他們負重前行。僅從這個角度考慮,如果青壯年期都在一線城市工作,那麼最好選擇在一線城市退休。如果不喜歡居住在一線城市,肉身可以不在,社保要在。

為什麼體制內退休金這麼高?#


都說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退休金高,具體有多高?下圖顯示養老金替代率從 1999 年開始不斷下滑,目前只有 42% 左右。而根據網絡抽樣調查,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金替代率可能在 70%-90%,遠遠高於社會的 42%。如果下圖是將這部分高替代率計算進去的,那社會職工的養老金就更低了。

image數據來源:Wind、國家統計局、華創證券

機關事業單位有這麼高退休金的原因是享以全額工資和高繳費比例發放的公共退休金,以及單位和個人積累了額外的職業年金

什麼是雙軌制?#

雙軌制主要涉及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公共養老金部分,了解雙規制之前先來看一個知乎上的故事(作者:林中老鬼),為防未來被和諧,把故事複製過來:

據說是 90 年代美國汽車廠的一個社保案例。
馬丁・福特先生開了一家汽車製造廠,招了 6000 青壯年工人,還有 100 個監工。
某日,福特召開員工大會,說:你們年輕人都不存錢的,老了怎麼辦?現在我幫你們規劃好了:從這個月開始,扣 20% 工資,我幫你們開個理財賬戶統一存起來,保值增值,等你們老了,從這個賬號裡拿退休金。
從此 6000 工人每月到手工資只有 80%,但 100 個監工並沒有扣,每月還是 100% 發薪。
5 年過去,賬戶存了一大筆錢。
月初,監工 “瑞德” 60 歲了,另一位監工 “珍妮弗” 也滿 55 歲了,福特當天給他倆辦了退休手續:以後每月從工人養老賬號領取 8000 退休金。
工人們獲悉 “瑞德” 和 “珍妮弗” 要從他們的賬號拿退休金瞬間炸鍋了,紛紛找福特談話:
工人傑克首先提問:福特先生,我們還沒退休呢,錢怎麼挪給瑞德他們養老了?
老福回答:這叫 “Yesterday and today”,也就是中國諺語 "今朝有酒今朝醉",他們曾經都是公司一份子,拿錢合情合理。
工人麥克說:問題是監工當初根本就沒有繳過錢呀....?
老福回答:這叫 "Yours is mine",也就是 “你的都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監工沒交過錢,並不影響他們從裡面拿錢...
工人強尼問:這 “Yesterday and today”,“Yours is mine” 怎麼回事?我們都沒聽過呀?
老福說:這是去年監工會議集體制定的新廠規。
工人薇薇安說:我們上班才拿 4000,扣掉 20% 到手 3200,瑞德和詹妮弗退休居然拿 8000,太黑了吧?
老福說:監工對公司貢獻很大,沒有他們公司或許早就倒閉了,你們早就失業了.... 拿 8000 退休很合理。
薇薇安追問:那等我們工人退休也能拿到 8000 一個月嗎?
老福回答:想多了你~~~你們每月才交 800,40 年後退休拿個 900 應該沒問題...
工人本傑明說:老福,我曾在麻省理工學院精修過法律;當初你承諾把錢拿去理財增值,給工人發退休金。現在卻單方制定 “Yesterday and today” 和 “Yours is mine”;讓沒交過錢的退休監工拿我們的錢,這是典型的單方違約了... 我們甚至可以起訴你欺詐...
福特拿起枸杞杯喝了一口,說:全體監工會議是公司最高管理機構,有權制定和修改任意廠規,這都是合法流程。
工人約翰說:老福,我是瑞典皇家音樂學院的金融高材生:我實說吧:這麼搞下去,要不了幾年,養老賬號就會被退休監工掏空,等我們退休那天,別說 900,怕是一分都拿不到...
老福點了一根 555,吐個煙圈,說:首先,賬號是不可能虧空的,我會酌情提高你們的扣費比率,我要確保退休監工能按時~足量拿到 8000 退休金。
至於你們工人退休金的問題,監工團隊精心研究了 “Son and grandson forevey” 策略,也就是中國諺語 "子子孫孫無窮盡",具體就是等你們的兒女成年了,繼續讓他們到工廠打工,我兒子 "馬丁・福特二世" 再收他們的錢,發給你們養老,這不就解決了嘛~
工人們集體憤怒了:你這不是空手套白狼嘛,扯了半天,原來我們交養老金就是幫退休監工養老。而我們自己的養老,你卻甩鍋給我們下一代。我们的養老最終還是靠自己的兒女去填?這本質不還是中國諺語所描述的 "養兒防老"?
福特扔掉香煙說:一代人只能幹一代人的事,我發明這個制度,讓監工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我問心無愧了。
富蘭克林說:福特先生,難道您不知道,我們 6000 工人中還有一半人至今未婚,大概率光棍,已經結婚的,也不敢多生小孩,下一代人口會大幅減少,你的福特二世,到時候從哪裡去收錢填補窟窿?
福特說:制度我已經幫你們設計好了。你們自己不結婚,不生小孩,那我把醜話說前頭,到時候我兒子收不到錢,發不出養老金,就只能怪你們自己....
工人奧巴牛說:福特先生,我爸今年 68 了,沒有退休金,目前在威斯康辛州的農場打工種西洋參,我媽 61 了,也沒有退休金,目前在特朗普先生的酒店裡做清潔工....,原本交養老金我是贊同的,就當是一筆存款。而現在,我實在沒法接受自己交的錢被別人拿去養老了,所以我決定不交了,以後我每月把 20% 的工資給爸媽養老,盡一份孝心....
奧巴牛的發言引起工人的共鳴;大家紛紛宣布不繳養老金了,也不勞煩馬丁福特先生幫忙管理賬戶了...
福特先生氣急敗壞的說:啥?反了你們,你們現在不繳養老金,我拿什麼給監工發退休金?你們在我這上班,就得老老實實繳養老金.....

2014 年以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是不用交社保的,繳費全部由財政負責,並且是按最高繳費比例來發放退休金,退休的編制人員只要負責花退休金。2014 年起開始取消雙軌制,留了 10 年過渡期,理論上從 2024 年起,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在公共養老金部分將與社會職工的社保繳費和發放規則相同,不過仍然享有職業年金部分。

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

前面提到我國養老金體制由三大支柱構成,第一支柱是政府主導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2021 年累計結餘 6.4 萬億,占 45.8%;第二支柱是由企事業單位發起的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總共 4.4 萬億,占 31.5%。2021 年,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的投資運營規模分別為 2.6 萬億、1.8 萬億(下圖左側)。參加企業年金的員工占當年城鎮職工就業人數比例僅為 6.2%。這麼低的參加人口卻占到了 31.5% 的退休資金占比,因此這部分人群將享有相對高很多的退休金。

image中美養老金結構

職業年金是只有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员才有資格繳納,而企業年金往往是大型企業繳納,比如一些國企、外企。因為這些單位基本會以全額工資按比例繳納,而大部分民企職工的單位繳納比例低,還不按全額工資繳納,甚至按最低工資繳納,所以導致退休金的差距很大。

應該如何交養老金?#


在哪裡工作繳社保?按多少工資、多高比例繳社保?對於很多人而言,這些甚至都不是有選擇權的問題,只能跟著社會崗位需求、公司繳費標準隨波逐流。但對於有職場議價能力,以及城市和崗位選擇權的部分人來說(自由職業、數字游民等),可以思考一下,對自己的遠期生活負責。

養老金的可持續性?#

先看看中美養老金儲備的對比,下表數據從上面人社部、ICI、CCEF 的對比數據計算得到。可以看到美國主要養老金來源不再依靠第一支柱,並且普遍享有源自第二、第三支柱的養老金來源。合計已經有人均 12.77 萬美元的養老金儲備,假設退休後還能再活 15 年,似乎可以活得還不錯。

image中美人均養老金

再來看看中國部分,人均不到 1 萬元的養老金儲備。對於中國占比 80% 以上的民企就業人員,可以只看公共退休金部分(第一支柱),也就是說人均到手理論上更少。我們就按 1 萬元,退休後只活 10 年計算,每年 1000 元的養老金,大部分地區很難滿足基本生活。但為了滿足退休老人們的基本生活,當前政府實際支付了超過支付能力的養老金。

據社科院預測,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將於 2027 年達到峰值 6.99 萬億後迅速下降,至 2035 年全部耗尽。下圖是 2021 年情況,整體公共養老金部分嚴重依賴財政補貼。

image2021年基本養老金收支結餘

養老金會發不出來嗎?#

從上面的數學遊戲上看似乎會發不出來,從邏輯上現收現付的制度也會在中國人口減少的大趨勢下難以為繼。但別忘了養老金最後的防線:財政補貼。這時我們需要問的是財政補貼是無限的嗎?從而導致了這個問題變成了一個政治問題。理論上說,養老金發放的是法幣,而法幣的鑄幣權在政府手裡,可以無限印鈔。但大量印鈔牽引出來的問題也很多, 到底應不應該為了支付養老金印鈔呢? 這時候思考的邏輯就要切換到執政的首要目標:維持治理權。養老金涉及到最基本的民生,斷發養老金是毫無疑問會威脅治理穩定性的,因此優先級很高。額外提一句,在印鈔這件事情上,優先級是非常重要的事。先拿到增發法幣的人的購買力在起初是不會受到印鈔導致的通貨膨脹影響的,而後續資產物價會被印鈔推高。所以如果你能先拿到新錢,購入稀缺資產,那羊毛薅大了。錢不能亂印,養老金又必須發,最後會使政府不斷追求治理穩定和印鈔之間的平衡點。簡單地說,只要政府還有一天治理權,靠領養老金大概率不會餓死,但也不要奢望有品質的生活。如果你領取的退休金遠高於不餓死的標準,那就要小心追求治理穩定時的劫富濟貧了。

有選擇權情況下如何交養老金?#

在個人投資能力可以持續跑贏通脹的情景下,應該盡可能地不交養老金,所有的錢自己投資。但大部分人可能都沒有持續跑贏通脹的投資能力,而且也不得不繳一筆基礎社保。因此,盡可能選擇在平均工資高的城市,按最低工資最低比例繳納社保,可能是最佔便宜的繳費方式。將多出來的錢用來積累稀缺性資產,比如優質股權資產、比特幣等等,百歲的時候算一算,大概率比全交了養老金回報高。最後,上述觀點都是基於政策有延續性的情況,變化才是世界的底層,未來誰也說不準,養老最終需要落實到更好應對世界的變化。

參考資料#


  1. 養老保險值不值?退休後你能拿到多少養老金? - 李永樂
  2.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釋義(十一)
  3. 2023 深圳社保繳費基數
  4. 遼寧省降低繳費比例政策解讀
  5. 《深圳經濟特區社會養老保險條例》解讀
  6. 我國養老金問題如何緩解 - 第一財經
  7. 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如何計算? - 深圳人社局
  8. 公務員的退休金為什麼那麼高? - 珍保館
  9. 養老金是否值得交? - 林中老鬼
  10. 職業年金是什麼?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有什麼區別?退休時可以一次性領取嗎?
  11. 企業年金與職業年金有什麼區別?
  12. 基本養老金替代率不斷下降
  13. 養老保險降費形勢研討會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